摘要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均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前血小板计数≥50×109/L)治疗,冷冻针布针13根者为A组,410根者为B组,1115根者为C组。总结A组、B组、C组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规律。结果 A组术前和术后3、7、14 d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前和术后3、7、14 d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术后3 d与术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A组术前和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不明显,故仅对B组、C组患者按术前血小板计数再次分组,术前血小板计数≥50×109/L且<100×109/L定义为观察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定义为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和术后3、7、14 d的血小板计数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 d与术前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小板计数≥50×109/L、冷冻针≤3根时血小板计数没有明显变化,415根时血小板计数表现为术后3 d下降到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前的50%左右,而术后7 d回升至术前水平,术后14 d保持稳定。

  • 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