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学研究陷入一个怪圈:让大多数教师观摩一个或者几个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一而再,再而三,优秀的依然优秀,观摩的继续观摩。教学研究为什么总是难见效果呢?因为观摩者与开课者个性与气质、基础与特长不一样,观摩者只能羡慕,难以移植。本文针对这一误区,提出教师应该打造自己的"代表课",并从意义、特征、打造三个角度,阐述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工匠精神"认真打造自己的"代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