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蓝细菌对不同形态的汞具有很强的耐受和富集能力,能够改变环境中的汞浓度,影响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同时,蓝细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经过蓝细菌富集的汞更容易进入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本文系统总结了蓝细菌对汞的耐受机制,主要包括:(1)在细胞壁外合成胶质鞘隔离汞;(2)通过与自身化合物结合钝化汞的毒性;(3)利用自身抗氧化机制修复汞对细胞的损伤;(4)利用自身酶转化汞的形态降低毒性;(5)与抗汞细菌共生抵御汞。基于此,本文展望了蓝细菌汞耐受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以及利用蓝细菌进行汞解毒和污染修复的前景。
-
单位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