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基于文学审美自觉基础上对于《情圣杜甫》的解读,最终质归就是通过具体诗人的文学批评实现情感诗教,即希望广大国民通过诗人依照自己性情做"喜欢做的"学问观的指引下,领略中国传统文学"真"与"美"的真谛,进而获得审美自觉基础上的情感陶养,从而实现"无所为而为"的"生活的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