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国功利主义在"趋乐避苦"的人性基础上倡导"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构成了德性幸福观的批判对象和思想资源。功利主义估算快乐的方法被视为"自然主义的谬误",但功利主义关注人的切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德性论的空疏或浮虚。"公正的旁观者"理论无法在根本上解决"最大幸福原则"与"原子主义"的逻辑矛盾,理论上的困境启示着德性幸福的群体主义转型。功利主义忽视德性的内在价值、缺乏精神境界的追求,将可能导致享乐主义的危机,这就呼唤德性幸福观重启人性的尊严与精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