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绿洲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在沙漠-绿洲过渡带上生长发育了大量的防风固沙植物。以梭梭、沙拐枣、泡泡刺三种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固沙植物根区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和持水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旨在为防沙治沙工程实践中固沙植物的选择和空间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三种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均值表现为:沙拐枣>泡泡刺>梭梭;土壤孔隙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均值表现为:梭梭>泡泡刺>沙拐枣;三种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物理性质指标随土层加深差异性增大。(2)0~12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梭梭根区的土壤持水特性最好,泡泡刺次之,沙拐枣最低;0~4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三种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持水特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40~6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梭梭与沙拐枣根区的土壤持水特性存在显著差异;60~8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三种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持水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3)三种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持水特性均与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相关关系(P <0.01),但与非毛管孔隙度的相关性却不同,其中梭梭根区的土壤持水特性非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1),而沙拐枣、泡泡刺根区的则呈不显著相关关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