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改革的重大举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施以来,因其创新了生态保护模式与制度,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解仍不够深入,一定程度影响了红线的落地应用及其成效发挥。为此,本文梳理了生态保护红线从理论起源到实践落地的演变历程,阐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科学内涵与时代释义,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明确提出生态保护红线既要严格管控,又要适度利用。生态保护红线不是无人区,而是生态安全的底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最终目的。未来生态保护红线可考虑从拓展生态保护红线内涵、优化生态廊道识别技术、完善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成效的可持续性、加强国际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 单位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