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分离筛选拮抗内生菌用于杨梅枯萎病的防治,以健康的杨梅、鱼腥草、凤尾草和金银花为材料,从中筛选出拮抗优势内生菌株,并通过测定经优势菌株作用后菌体细胞膜、细胞壁、呼吸代谢、RNA含量和拓扑异构酶Ⅰ活性的变化,研究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从4种植物中共分离筛选出杨梅枯萎病拮抗内生菌14株,其中FWB1J和YMB1J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好,经鉴定FWB1J为木霉属(Trichoderma)、YMB1J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2株菌株的MIC均为0.400 0 g/mL,EC50分别为0.034 7、0.029 0 g/mL,EC90分别为0.315 5、0.254 6 g/mL。经2株优势内生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处理后,病原菌的N-乙酰葡萄糖胺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处理36 h时达到最大,其中YMB1J菌株EC90组的N-乙酰葡萄糖胺含量比对照高176.700μg/g;胞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渗漏量逐渐增加,在处理10 h时渗漏量达最大值;麦角甾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FWB1J菌株EC90组比对照降低了82.460μg/g;病原菌RNA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处理至60 h时FWB1J菌株EC90组RNA含量最低,较对照低16.450μg/g;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处理至72 h时,FWB1J菌株质量浓度EC90处理组2种酶活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750、318.330 U/mg。综上,FWB1J和YMB1J菌株可破坏杨梅枯萎病病原菌细胞壁完整性,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抑制核酸合成和呼吸代谢,进而抑制病原菌生长,甚至促进其死亡。
-
单位丽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