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内部普遍存在的固有生物节律之一,有利于机体适应外部明/暗环境。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糖代谢及相关激素分泌等生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律,正常时与睡眠周期、光线模式、摄食及日常锻炼同步;而当机体长期处于夜班轮班、跨时区旅行等状态造成昼夜节律紊乱,可引起血糖紊乱等一系列问题,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机制可能涉及血糖代谢、激素调控、生活方式、节律基因多态性及药物代谢等的昼夜节律变化和相关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将依据当前流行病学调查、病理生理学及遗传学研究来系统阐述昼夜节律紊乱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今后2型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
-
单位宁波大学;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