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版本Briganti列线图对前列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1年4月由单术者完成的583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7(63, 72)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4.39(22.58, 26.35)kg/m2。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2(12, 43)ng/ml。临床T分期T1期65例, T2期357例, T3期140例, T4期21例。穿刺病理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组1组30例, 2组109例, 3组104例, 4组160例, 5组180例。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50%(33%, 83%)。采用Briganti列线图2006版、2012版和2017版预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与2006版相比, 2012版和2017版新增变量分别为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 以及穿刺病理最高级别阳性针数百分比和较低级别阳性针数百分比。本研究583例中, 适用于2006版、2012版和2017版列线图的患者分别为560例、513例和357例, 以此作为差异验证队列;同时适用于3个版本列线图的患者为357例, 以此作为通用验证队列。采用受试者工作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图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3个版本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差异验证队列中, 2006版、2012版和2017版列线图的AUC值分别为0.738(95%CI 0.690~0.785)、0.765(95%CI 0.717~0.814)和0.779(95%CI 0.724~0.83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用验证队列中, 2006版、2012版和2017版列线图的AUC值分别为0.744(95%CI 0.682~0.805)、0.759(95%CI 0.700~0.818)和0.779(95%CI 0.724~0.83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图显示, 在0~40%预测概率内, 2012版和2017版的预测概率与实际风险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在0~33%的预测阈值内, 2012版的临床获益大于另两个版本列线图。结论 Briganti列线图适合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2012版和2017版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临床使用时可根据能获得的预测变量选择版本。

  • 单位
    上海长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