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改变着生物多样性,这导致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以及生产力的下降、病虫害的增加和抗入侵能力的减弱等生态问题。近30年来,生态学家开始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问题越来越感兴趣,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BEF)关系的研究应运而生,并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单一生态系统功能,而忽略了生态系统能够同时提供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的能力,即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EMF)。本文综述了EMF研究中功能指标的选择、生物多样性的不同维度、微生物多样性对EMF的影响以及其他非生物因子对EMF的驱动等进展。因只考虑单一功能可能会低估生物多样性对整体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故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BEMF)关系的研究成为BEF关系研究的重点。近年来, BEMF关系的研究发展较快,在不同生态系统(包括水生、草地、森林、旱地、农业等)、不同研究尺度(从区域到全球尺度)、BEMF关系的驱动机制(从单一驱动机制到多种驱动机制共同作用)、研究方法(包括新概念以及新的量化方法的提出和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对于EMF研究中功能指标的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地下微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不够、涉及多营养级水平下的BEMF关系研究较少、驱动EMF的机制仍存在争论等。未来应加强对于功能指标选取的标准研究,综合分析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以及非生物因子对EMF的整体影响,加强生态系统多服务性(ecosystem multiserviceability, EMS)方法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