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皮肤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需要健康供皮区且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畸形。组织工程皮肤的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临床,标志着皮肤缺损治疗的重大突破。目的:通过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分析手术方法与愈合率的关系,为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学教研室,组织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工程实验中心完成。选用2.5~3月龄健康清洁级约克猪6只,随机分为3组:组织工程全层组、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自体移植组,2只/。每只猪制作8个直径50mm的圆形皮肤缺损创面,16个创组面/组,共48个创面。方法:①制备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和组织工程真皮。②组织工程全层组:沿画线自脂肪层切除全厚皮肤,彻底止血,以湿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备用,此时取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并于组织工程皮肤上均匀打引流孔以利引流,用生理盐水冲去组织工程皮肤表面的培养液,使表皮层向上平铺于创面上,注意与创面间不能产生气泡。其上分别覆盖单层油纱布,生理盐水纱布、无菌干纱布、弹性海绵垫,每层厚度约为3~5mm,常规打包包扎,最后再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③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以同样方法切除全厚皮肤,将取下的皮肤用取皮鼓反取厚约0.1~0.2mm的刃厚表皮泡于生理盐水中备用。以同样方法取出处理组织工程真皮后覆盖于创面上,即刻覆盖自体刃厚表皮。其余处理同组织工程全层组。④自体移植组:切除全厚皮肤并去除脂肪组织后,回植于自体创面,覆盖各层敷料,加压包扎。⑤每次换药打开创面时,移植皮肤无感染、坏死、脱落且直径不小于3mm即为成活,否则即为失败。于术后4周统计各组创面成活率。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周各组移植皮肤成活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组织工程全层组移植皮肤成活率75%,组织工程真皮+自体表皮组移植皮肤成活率87%,自体移植组移植皮肤成活率94%,3组比较基本相似(χ2=2.34,P>0.05)。结论: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效果与自体表皮移植接近,证明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是可行的。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