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含水层岩层产状、走向与地下水流向的关系,以及在泰安市岱岳区抗旱找水打井的经验,将该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为顺置式、逆置式、平置式和碎块式4个模式,并对其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打井找水经验和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进行了探讨。泰莱盆地内的徂徕镇顺置式岩溶水系统、角峪镇平置式岩溶水系统和大汶口镇碎块式岩溶水系统模式,地形地貌上表现为靠近河谷的丘陵平原地带,地下岩溶极其发育,含水丰富、连通性好,是找水打井的有利地带;肥城盆地边缘补给区的道朗镇逆置式岩溶水系统模式,地形地貌上表现为发育一系列峰丛谷地、峰丛洼地,地下水受构造断裂影响,集中径流,分布不均,会给地下找水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开展打井工作时,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用物探方法查明构造断裂位置。
-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