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梗死发生率以及梗死侧的关系,为后循环梗死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存在椎动脉优势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不存在椎动脉优势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后循环梗死、小脑上动脉(SCA)区(小脑半球上部)、大脑后动脉(PCA)区、小脑后下动脉(PICA)区、基底动脉(BA)区梗死发生率,同时记录观察组SCA区、PCA区、PICA区、BA区梗死侧与椎动脉优势的相对关系,并比较两组患者BA弯曲发生率。结果两组SCA区、PCA区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A区、BA区及后循环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SCA区梗死患者梗死侧位于椎动脉优势侧相对侧;4例PCA区梗死患者3例梗死侧位于椎动脉优势侧相对侧,1例位于同侧;6例PICA区梗死患者梗死侧位于椎动脉优势侧相对侧;11例BA区梗死患者6例梗死侧位于椎动脉优势侧相对侧,5例位于同侧。观察组BA弯曲发生率[52.00%(26/50)]高于对照组[10.0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椎动脉优势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后循环梗死发生率更高,同时PICA、BA区为梗死高发区,椎动脉优势侧对侧梗死发生率明显高出同侧,且存在椎动脉优势BA弯曲发生率更高。
-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