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比较了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真鲷(Pagrus major)♂杂交子二代(杂交鲷或杂交F2)与黑鲷幼鱼在不同投喂频率下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表现,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选用杂交F2及黑鲷幼鱼为研究对象,设4个投喂频率组(1T:1次·d-1、2T:2次·d-1、3T:3次·d-1、4T:4次·d-1),进行4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T升至2T,杂交F2与黑鲷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成活率(SR)显著升高(P<0.05),胃蛋白酶、脂肪酶(LPS)、α-淀粉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投喂频率超过2T时,杂交F2和黑鲷各实验组的WGR、SGR、SR及消化酶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酶活力3T与2T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4T (P<0.05)。相同的投喂频率下,2T组杂交F2的WGR、SGR、胃蛋白酶、LPS均显著高于黑鲷(P<0.05),4T组杂交F2的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均显著高于黑鲷(P<0.05)。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2及黑鲷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T,且杂交F2在所有组别中的生长性能表现均优于黑鲷。
-
单位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