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学龄前患儿围术期各个阶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医院择期手术的学龄前患儿59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导向理论,在术前访视阶段、术日手术阶段及术后2 d随访,针对患儿在围术期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采用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YPAS-SF)评价患儿在术前访视后、进入手术室时的焦虑评分;采用麻醉合作量表(ICC)评价患儿麻醉初期诱导阶段的配合程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mYPAS-SF得分比较,在术前访视后、进入手术室时,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CC得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目标导向理论,在围术期的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同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