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曲“扽腔”初探

作者:萧逍
来源:人文天下, 2019, (12): 43-45.
DOI:10.16737/j.cnki.rwtx81281190.2019.12.016

摘要

<正>扽腔起源于博兴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濒临灭绝。虽然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但扽腔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扽腔的起源、特色等方面来探求它的发展现状,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这一濒危剧种,让它更好的传承下去。一、扽腔的起源扽腔原名"肘鼓子"(或作周姑子),传说是一尼姑传唱下来的,最早作为地方小调在鲁中的淄博、惠民、章丘一带传唱,是早期流行在山东境内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风风雨雨流传至今约二百多

  • 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