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青牛胆野生资源调查及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李登江; 古定豪; 余德会*; 张夏军; 郑德谋; 叶荣欢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24): 101-110.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4.022

摘要

采用最小面积法,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青牛胆分布区域选取典型的青牛胆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野生青牛胆多分布在沟谷地带的林缘、山坡脚、小溪两边的石缝或阴暗潮湿处,林下和田土边也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植被类型多为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为黄壤,土壤中砂砾含量较多;海拔在700~1 400 m,种群密度小,在0.014~0.027株/m2,区内青牛胆野生资源很少,面临濒危。青牛胆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59科89属95种,群落优势科属明显,科属组成复杂,物种丰富,物种主要集中在含1种的科与含1种的属内。物种数随调查样方面积的增大而增加,100 m2样方内物种数量显著增加,而后逐渐趋于平缓,至样方面积为512 m2时,该群落物种数为95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