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动态风险分析方法,在有效辨识建筑施工风险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定量刻画风险的动态演化趋势,并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为改善建筑企业安全环境提供防控手段。首先,基于文献研究与事故致因理论,从人员、环境、设备、管理4个方面,拓展并建立了包含20个条目的施工风险因素分析框架。其次,结合灰色关联分析(GRA)与解释结构模型(ISM)确定可达矩阵,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筛选施工风险关键因素。最后,基于模糊认知图(FCMs)理论对风险节点权重进行动态推导,通过设置不同单目标的干预场景进行模拟仿真,比较了不同方案对于施工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施工风险的关键因素包括防护用具使用c11,操作行为c12,隐患辨识c13,安全检查c43,安全反馈机制c44,现场监管c46;项目前期,风险因素权重排序为c11>c43>c13>c44>c12>c46;项目推进阶段,c12,c44,c46的权重有所增加,变化速率大小为c46>c12>c44,而c11,c13,c43的权重均在减小,变化速率大小为c11>c43>c13;项目后期,风险因素权重排序为c46>c12>c44>c13>c43>c11;干预效果方面,针对c11的干预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施工风险水平,以c46为对象的干预方案获得的安全收益较差。研究成果揭示了建筑施工风险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为企业风险防控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