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隐喻现象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载体有二:一是语言本身,二是背景文化。外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同时包含了异国的语法和文化,就译本的目的语读者而言,按规约性可将其归类于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定义的新奇隐喻。结合上述两种映射载体,分析后现代小说《在美国钓鳟鱼》译本中的隐喻翻译策略,得出结论:特定的文化背景催生了作家独特的文字产物,其隐喻新奇甚至特异。读者需要接受陌生的语言习惯,为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褪去隐形隔膜,主动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