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中国自古有悲秋的文化传统,诗圣杜甫更是在《登高》里喟叹:“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是因为秋天的季节草木由盛转衰,世间景物呈现萧索之态,容易引发人们伤感、失落的情感共鸣。文人的情绪比较细腻敏感,若彼时恰逢人生失意、别离等坎坷经历,产生的悲愁之情就会进一步叠加放大,形成汹涌之势,进而诉诸文字以抒发。《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其中悲秋文化的典型代表,风流才子柳永用极致唯美的笔法写尽离愁别绪,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时光流转千年,又值秋意浓愁,毕业在即的作曲家谢鹏与演奏家赵洁楠思绪万千,因《雨霖铃·寒蝉凄切》有感而发,共同打造了这首古筝协奏曲《远清秋》,将其悲情故事由前尘宋朝引入现代视野。
-
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