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肝血管瘤82例分类特点及疗效分析

作者:姚伟; 李凯*; 董岿然; 肖现民; 郑珊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8, 39(10): 739-743.
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8.10.00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类肝血管瘤的治疗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肝脏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影像学特征进行分类,评估治疗效果。男37例,女45例,发病年龄为(4. 73±9. 09)个月。局灶型肝血管瘤55例(67.1%),多灶型20例(24. 4%),弥漫型7例(8. 5%),合并体表血管瘤22例,肝功能异常18例,心功能不全1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4例,肝肿大41例。结果失访病例8例,随访率90.2%,随访时间为(34.63±21. 35)个月。50例患儿仅随访观察,激素治疗10例,普萘洛尔7例,激素联合普萘洛尔6例,药物联合介入5例,肿瘤消退分别为83. 3%、80.0%、71. 4%、83. 3%、60. 0%,另有7例患儿行手术切除肿瘤,有2例因心功能不全死亡。有心功能不全的患儿,激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肿瘤均达到了缓解症状的效果,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肝血管瘤以局灶型多见,自然病程良好;激素、普萘洛尔及药物联合介入治疗对肝血管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首选激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