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FA)外周刺激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以及细胞因子IL-β、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结合行为学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大鼠后爪注射CFA后疼痛感觉的变化,并检测了PAG中上述标记物和细胞因子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注射CFA后,注射侧后爪出现热痛过敏和机械性触诱发痛;大鼠的热痛过敏14d基本恢复正常,但机械性触诱发痛持续到21d时仍未恢复正常;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在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CD14、细胞因子(IL-β、TNF-α)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均有增加。结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与炎性疼痛的起始相关,而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疼痛的维持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增加可能对痛觉过敏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
单位南通大学; 解剖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