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大压小”是中国缓解煤电污染的核心政策之一.现有研究虽然探索了燃煤发电阶段的减排效应,但尚未系统评估其对煤电供应链排放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点源精度的煤炭运输网络模型,编制高空间分辨率的煤电供应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NO_(X))、二氧化硫(SO_(2))、颗粒物(PM)和大气汞(Hg))排放清单,从供应链视角全面评估该政策在2011—2018年间对中国煤电供应链的污染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尽管我国燃煤发电总量增长了38.6%,但煤电供应链NO_(X)、SO_(2)和Hg排放总量分别仅增加了10.4%、16.2%和6.8%,PM排放总量甚至减少了15.8%.相较于退役电厂,新建电厂NOx、SO_(2)、PM和Hg的供应链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63.2%、62.1%、90.2%和67.8%.从供应链的各环节来看,燃煤发电阶段的排放强度降幅最大;开采单位煤炭产生的排放基本不变;运输单位煤炭产生的排放小幅下降.本研究还从优化厂址布局、加强矿山管理和提升末端治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减排政策建议,也为其他高污染行业的减排路径探索提供重要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