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中华跌打丸抗炎镇痛的药效学作用, 探讨其对佐剂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种炎症模型和2种疼痛模型考察中华跌打丸的抗炎镇痛作用;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 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8 mg/kg)及中华跌打丸2.0、1.0、0.5 g/kg组, 各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5周, 1次/d。分别于给药后1、3、5周测量各组大鼠足趾容积, 计算肿胀度;计算大鼠脏器指数, 并采用HE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关节组织IL-1β、TNF-α、TGF-β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中华跌打丸2.0 g/kg组大鼠足跖肿胀度降低(P<0.05), 小鼠耳肿胀度降低(P<0.05), 大鼠肉芽肿干重减轻(P<0.05);中华跌打丸1.4 g/kg组小鼠扭体次数减少(P<0.05), 给药3 h后痛阈值升高(P<0.05);给药3~5周, 中华跌打丸2.0 g/kg组大鼠足跖肿胀度降低(P<0.05), 胸腺指数降低(P<0.05), 关节组织中IL-1β、TNF-α和TGF-β表达降低(P<0.05)。结论中华跌打丸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可通过降低IL-1β、TNF-α、TGF-β等炎症因子水平发挥对佐剂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