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进行性且致命性疾病。病变局限于肺部,引起弥漫性肺纤维化,从而导致肺功能的损害[1]。呼吸困难是肺间质纤维化的标志性症状[2]。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即弥漫性肺纤维病变,是致命性的肺部疾病[3];本实验采用重复刺激、雾化吸入博来霉素的方式建立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模型,使其更接近人类的肺间质纤维化。为进一步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药物试验提供更好的模型制备。方法:本实验采用重复刺激、雾化吸入博来霉素的方式,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运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肺部细胞及肺组织结构变化;通过CT(HRCT)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结论:通过重复刺激,雾化吸入博来霉素的方式,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运用HE、Masson染色显示大鼠肺泡结构不完整,肺泡间隙明显变宽,部分肺泡结构出现紊乱和塌陷的情况,同时伴有炎性细胞的堆积和浸润;影像学显示大鼠的肺部呈磨玻璃或网状弥漫性肺间质改变。
-
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