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四川省总队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沙库巴曲组(30例)与贝那普利组(28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贝那普利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目标剂量为20 mg/次,1次/d。沙库巴曲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5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目标剂量为200 mg/次,2次/d。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沙库巴曲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90.0%(27/30)比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治疗后,沙库巴曲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长于/高于治疗前和贝那普利组,NT-proBNP水平、左心房前后径与右心房左右径明显低于/小于治疗前和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沙库巴曲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室间隔舒张末期内径和右心室前后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脏重构,并可能通过着力于心房结构的重塑,减轻慢性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