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西宁地区地闪频次与雷电流幅值的关系,利用2013—2017年闪电定位监测数据,运用R语言研究该区域内地闪频次和雷电流幅值变化特征,通过可视化直观展示两者间的相关性,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建立基于地闪频次的小时雷电流幅值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013—2017年西宁市辖区内小时地闪频次最大为98次,雷电流幅值最大值为138 k A;地闪频次极值点处,雷电流幅值为峰值或在峰值左右;累计时次内的地闪频次和雷电流幅值最大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56(N=29);基于地闪频次拟合的小时雷电流幅值回归模型能够解释观测值73%的方差,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小时雷电流幅值的预测。但由于样本有限,需要在多资料融合的基础上研究闪电定位监测数据,才能使模型稳定性更强,更深入了解雷电流幅值变化的机制,从而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和雷电灾害调查提供技术指标,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 单位
    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