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b/GI.2)的鉴定及病理学观察

作者:肖璐; 于吉锋; 林毅; 周泷; 郭志强; 谢晶; 岳建国; 叶勇刚; 曹冶; 李兴玉; 潘梦; 叶健强; 李敏; 康润敏*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01): 348-355.
DOI:10.16431/j.cnki.1671-7236.2021.01.038

摘要

本试验旨在鉴定四川金堂某兔场疑似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感染疫情的病原,并分析病兔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利用血凝试验和RT-PCR检测病死兔内脏组织中的病原,取病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分析各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同时应用病兔肝脏悬液感染幼兔,分析该毒株的致病力。血凝试验结果显示,所采集病死兔肝脏样品能凝集人"O"型血红细胞;RT-PCR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多对引物均能从样品中扩增出RHDV2特异性条带;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病兔多脏器严重出血、肿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气管黏膜、肝脏、肺脏出血尤为严重;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毒力较强,含毒肝脏悬液能在24 h内迅速致死幼兔。本研究经临床诊断、核酸检测及测序证实了此次疫情确由RHDV2感染引起,动物试验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该毒株毒力较强,可引发脏器严重出血,造成病兔急性死亡,RHDV2的出现提示病毒的跨境传播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更大的重视。

  • 单位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