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让-吕克·南希将碎片化理解为后现代状况下的意义世界的根本属性,把艺术的碎片化与生存的碎片化联系起来,发掘了碎片化的生存论意义。南希首先区分了艺术的两种碎片化,其一是枯竭与完成的碎片化,其二是事件与呈现的碎片化。后者与感性活动的碎片化本质、存在本身的未完成性和独一多样性等有内在关联。对碎片化艺术的理解,只有还原到感性愉悦的碎片化过程之中,才是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南希的碎片化诗学,具有超越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重建意义世界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