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研究直馏、焦化及催化柴油的含硫化合物的结构与分布、含硫量、含氮量以及芳烃含量等性质差异,采用Co-Mo和Ni-Mo-W两种柴油深度脱硫催化剂对比考察了不同柴油的深度脱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直馏柴油采用Co-Mo型催化剂效果较好,焦化柴油和催化柴油采用Ni-Mo-W型催化剂更有利于烷基取代的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脱除。处理二次加工柴油时,Ni-Mo-W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脱氮和芳烃饱和能力。

  • 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