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1例疑似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患者进行变异筛查, 探讨其可能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查基因变异。候选致病基因剪接位点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后, 经RT-PCR、TA克隆测序确定新转录本序列。结果患者FBN2基因存在c.533-1G>C杂合变异, 未见报道。mRNA测序显示该变异导致FBN2基因原剪接受位消失的同时, 激活c.533-71处潜在剪接受位位点, 由此产生的新转录本中插入了70bp序列。推测新转录本编码多肽在氨基酸179位由缬氨酸(Val)变成丝氨酸(Ser), 并移码26位后终止(p.Val179Serfs26*)。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 FBN2基因c.533-1G>C变异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P3)。结论 FBN2基因c.533-1G>C变异引起新转录本发生功能丧失性变异, 可导致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