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文学批评面对的是作家和作品。一般而言,作为批评者往往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主体,以此来呈现批评活动的"客观"与"真实"。但是,我以为一种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批评者充分参与到文学文本中去的。这里所言的"充分",主要是指批评者作为"主体"在对作家与文本的阐释过程中,完成批评者在思想、情感、经验等方面的自我教育与成长。这种教育与成长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性"的,既是批评者在作品中获得了"自我",同时,也是批评者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与活力。换言之,批评者是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实现了与作家、作品的共同"成长"。这种在文学批评中实现的自我教育与成长,正如帕慕克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中讲述作为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获得的那种慰藉与许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