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面积变化情况与产后早期盆腔器官位置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2例产后第45~90天女性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盆底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测量静息状态、收缩状态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面积,绘制子宫脱垂、膀胱膨出产妇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面积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产后早期静息状态、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面积与子宫、膀胱位置均有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子宫脱垂时静息状态、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0.680,肛提肌面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714。膀胱膨出时静息状态、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653,肛提肌面积曲线下面积是0.725、0.699。结论产后早期静息状态、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面积与子宫、膀胱位置均有相关性,但肛提肌裂孔面积与产后早期子宫、膀胱位置的相关性多高于肛提肌裂孔前后径。

  • 单位
    达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