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尼麦角林,4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损伤指标、细胞凋亡指标、脑血流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2%、9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肌动蛋白(β-actin)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IGF-1、β-actin和H-FA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半胱天冬酶-3(caspase-3)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下降,而血清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ean)、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较同组治疗前均升高,脑血管外周阻力(Rv)较同组治疗前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脑血流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单位神经内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