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对预后的影响,为以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治疗并检测CYP2C19基因型的5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分析MACCE的危险因素,绘制5年生存曲线。结果 (1)慢、中间及快代谢型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2)氯吡格雷抵抗与非抵抗组相比,PCI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3)在三组不同代谢类型患者中分别对氯吡格雷抵抗与非抵抗组进行5年生存率比较,PCI术后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高龄(>75岁)、性别(男性)、高体质指数(BMI≥24)、糖尿病、吸烟、支架数(≥3枚)、多支血管病变(≥2支)与氯吡格雷抵抗为MACCE的危险因素,而CYP2C19基因多态性不是MACCE的危险因素,高BMI及氯吡格雷抵抗是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氯吡格雷抵抗对患者远期生存无显著影响,高BMI患者行CYP2C19基因检测对指导抗血栓治疗更有意义。
-
单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