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采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E)检测心肌应变及心脏扭转获得心肌综合指数(MCI),探讨其对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心肌毒性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就诊的33例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纳入研究,并选择36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受试者在不同时点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PWT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用体表面积标化获得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ESVI)。采用STE技术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心室旋转角度(LVtw)和MCI。利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结果化疗组患者在完整5个化疗周期结束后同化疗前基础状态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1)三组间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EDV、ESV、IVSTd、PWTd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2.04、1.28、2.34、2.16,P均>0.05),而三组间的ESVI和EDV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6.86,P均<0.05);(2)化疗组患者在完整5个化疗周期结束后ESVI和EDVI较化疗前基础状态和健康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化疗前基础状态比较:t=6.10、5.13,同对照组比较:t=5.26、4.24,P均<0.05);(3)三组间的G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P>0.05),而三组间的GLS、LVtw和M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5.02、12.35,P均<0.05);(4)化疗组患者在完整5个化疗周期结束后GLS、LVtw和MCI均较化疗前基础状态和健康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化疗前基础状态比较:t=5.33、13.94,同健康对照组比较:t=4.97、4.46、7.18,P均<0.05);(5)MCI曲线下面积为0.894,MCI以-265.7(%×度)为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截断值时,其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8.7%。结论采用STE技术检测乳腺癌化疗患者所获得的MCI,将心肌应变和心脏扭转结合起来,对早期检测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