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同芯针电极记录与表面电极记录两种不同方法检测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在腕管综合征(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诊断为CTS的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健康志愿者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除外CTS者40例作为对照组,性别不限,年龄24~69岁。运用同芯针电极记录与表面电极记录两种不同方法检测正中神经DML,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用表面电极记录和同芯针电极记录测得DML值均较高(P<0.01)。在27例中重度患者中,表面电极记录和同芯针电极记录DML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6±1.93) ms比(8.83±5.97) ms,P<0.05]。结论:同芯针电极记录与表面电极记录DML值在CTS中均具有重要价值,但在中重度CTS患者中,采用同芯针电极记录得到的DML数值多大于表面电极记录所得,更接近真实状态,更能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