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3种单侧输尿管不全梗阻肾积水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优劣。方法:选取10周龄的新西兰兔21只,随机分为腰大肌包埋输尿管组、塑料套管压迫组和输尿管内导管置入组,每组7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d、14d、21d和28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3组积水肾肾盂前后径(APD)和最大肾皮质厚度(RCT)。测量输尿管内导管置入模型的肾内压。第28天检测各组积水肾肾盂内液pH值、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输尿管内导管置入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APD逐渐增大,RCT逐渐减小。输尿管内导管置入组术后21d和28d的APD明显高于其他两组,RCT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28d,输尿管内导管置入组β2-MG水平明显低于腰大肌包埋输尿管组和塑料套管压迫组(P<0.05),而3组间尿pH值和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式均可建立单侧输尿管不全梗阻肾积水动物模型,其中塑料套管压迫法操作简单,可控制梗阻程度,输尿管内导管置入法肾积水程度最严重,操作较复杂,但可以动态收集尿液标本观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