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传统时序InSAR方法在长时序干涉测量应用中存在解算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改进的小基线集时序InSAR监测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3月间获取的100景C波段Sentinel-1A/B降轨影像数据,对京雄城际铁路沿线区域开展了为期4年的建设期地表沉降监测,并结合相关资料归纳导致沉降的主要因素及其演化趋势。区域性监测结果表明:京雄城际铁路途经的大兴机场站—永定河岸的不均匀沉降区域,局部形变速率超过70 mm/a,累积形变量达到-268 mm;霸州北站—雄安站之间的显著沉降漏斗区,最大形变速率达到100 mm/a,累积形变量超过-380 mm。铁路纵剖面图及缓冲区分析结果显示,13~38 km路段及大里程68 km之后路段建设期地表沉降已极为显著,最大形变速率超过-60 mm/a,有必要在运营期持续关注。进一步结合气象站实测获取的降雨等同期数据开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区域性降雨与地表沉降量的波动特征高度吻合,负相关性显著,说明地下水的补给对减缓和治理沉降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 单位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