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规避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正确对低温冷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进行评估,试验基于TRP-1000D型人工智能气候箱,选取水稻90-35为供试品种,分别于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比外界低5°C和低3°C,均持续5 d的不同低温冷害处理,分析研究拔节期和抽穗期两个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等级低温冷害处理对水稻的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A2处理对水稻一次枝梗实粒数极显著增加外,A1、A2、B1和B2处理对水稻一次枝梗数较CK处理显著减少,其他穗部性状较CK处理极显著减少;A2处理对穗长和二次枝梗数负面影响最大,对二次枝梗实粒数负面影响最小;B1处理对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负面影响最小,对一次枝梗实粒数、二次枝梗实粒数负面影响最大;B2对一次枝梗数负面影响最大、对穗长负面影响最小。除A2处理对产量极显著增加外,A1、A2、B1和B2处理对水稻产量、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较CK处理减少;A2处理对一次枝梗结实率正面影响最小,对产量极显著增加;B1处理对产量、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影响负面影响均最大。水稻90-35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经过比外界低5°C和低3°C的不同低温冷害处理后,其穗部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拔节期给予水稻适当低温处理,可以增加水稻抗寒性,在之后生育期恢复正常生长环境,水稻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生长并且长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