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其中医院获得性肺炎1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54例。所有患者在治疗第14、7天以及转科或死亡前抽取清晨静脉血,检测PCT、动脉血乳酸(Lac)、计算24 h乳酸清除率(Lcr)。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PCT及Lac水平。根据入院24 h Lcr将患者分为高Lcr组及低Lcr组,观察两组患者初始Lac及病死率。结果所有患者中死亡25例,生存45例。两组治疗第1天PCT及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7,P=0.19;F=0.03,P=0.40)。存活组随着治疗进展,于第4、7天及转科前血清内的PCT值[(19.5±11.1)ng/L,(7.9±3.2)ng/L,(3.6±1.4)ng/L]、Lac值[(2.8±1.6)mmol/L,(2.2±1.1)mmol/L,(1.7±0.8)mmol/L]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显著低于同时间段死亡组PCT[(39.6±24.8)ng/L,(40.4±21.9)ng/L,(41.6±38.3)ng/L],Lac[(6.8±3.2)mmol/L,(6.2±2.1)mmol/L,(7.7±2.8)mmol/L](F=3.84,P=0.003;F=7.38,P=0.00;F=4.95,P=0.00;F=5.86,P=0.00;F=6.05,P=0.00;F=10.48,P=0.00);而死亡组血清PCT值、Lac值随着治疗未见明显下降趋势,在病程第4、7天及死亡前一直处于较高状态,甚至高于治疗第1天。高Lcr组病死率15.79%,低于低Lcr组彰59.38%(χ2=14.37=0.00);两组初始初始Lac、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43;t=0.41,P=0.34)。结论联合检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的PCT和Lac的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早期.Lcr可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

  • 单位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