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传统文化进校园、救护知识进校园、税法进校园、禁毒进校园、防治艾滋进校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陆续有100多项相关工作试图进校园"从娃娃抓起"。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若各个部门都拿着文件、扛着大旗,以"积极响应上级要求"为名,通过各种渠道,把自己的一摊工作挤进课表,甚至对学校下任务、定指标、搞检查,校园的负担必然日益繁重,孩子们也将疲于应付。当下,各种进校园活动仍在不断加码,似乎成了一些地方重视某项工作的标配。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校园真的是想进就能进?进校园的标准又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