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作者:操小兰; 文丝莹; 柯晓殷; 卢建平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9, 40(11): 1679-1685.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9.11.022

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的流行特征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制定校园欺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表为调查工具,于2017年7—10月对深圳市2 10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经历校园欺凌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418名中学生(19.9%)过去1年曾经历校园欺凌,其中326名(15.5%)曾受到传统欺凌,182名(8.7%)曾经历网络欺凌。男生、初中生、学习成绩差、父母离异、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差的中学生更易经历校园欺凌(χ2值分别为8.89,41.56,14.83,23.42,32.26,46.75,P值均<0.05)。受校园欺凌的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高于未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未受欺凌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4,-7.08,-6.88,-6.02,P值均<0.01)。结论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较高,欺凌事件使其产生负面情绪,降低生存质量。应加强对受欺凌学生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干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