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栅栏》作为德语犹太诗人策兰的中期代表诗作,1959年收录于同名诗集。这一时期,策兰诗歌语言由相对直白的表述变为不可言说,直至"沉默",诗风变得支离破碎,难以琢磨。本文认为策兰在《语言栅栏》中将其对"诗人"与"读者"关系的思考编织成暗码,留下无限的解读空间,因而将从策兰诗学角度出发,从词源、构词、词义等方面对文本的开放性含义进行诗性整合,力求解读这首诗背后的隐语。源于"诗人"与"读者"因其立场和对语言感知力等差异,《语言栅栏》作为重要概念存在于策兰诗学之中,策兰在诗中并非阐述如何突破栅栏来实现"诗人"与"读者"的统一,而是寻求二者如何能够穿越栅栏而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