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作为水稻的“癌症”,稻瘟病会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产。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因稻瘟病造成的损失高达水稻总产量的10%,我国不同稻区均是稻瘟病的易发区。使用化学农药虽然可以缓解稻瘟病问题,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挖掘和培育新的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较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综合运用农学及遗传、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实验技术平台,发现植物细胞内的免疫受体NLR会与病原菌展开“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