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1年—2020年滨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各县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年内,肠道病毒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类病原作为滨州市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交替出现。2017年后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重逐渐增高。1岁~4岁儿童占手足口病阳性病例数的84.00%,1岁组阳性病例数最多。滨州市手足口病阳性病例呈主次双峰分布,5月—7月阳性病例数最多。滨州市乡村手足口病阳性病例数远高于城镇,而阳性率低于城镇。结论 滨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为多型别共存,其他肠道病毒近年来成为主要的优势病原。应增加病原监测种类,密切监视病原谱变化。加强健康教育,加大手足口病防病宣传力度,重点提高乡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病例诊断水平及采样规范程度,为全市儿童健康防护提供更优化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