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旨在通过利用GPS跟踪定位技术对祁连山区秋季牧场上24h自由放牧牦牛和犏牛的昼夜采食活动进行对比研究。选取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地区牦牛和犏牛各3头,在2012年9月30日至10月25日利用家畜GPS跟踪定位系统进行家畜牧食行为的研究,通过计算它们的水平游走距离,分析牦牛和犏牛在秋季牧场的昼夜采食活动。结果表明:(1)在24h内,牦牛和犏牛都表现出3个采食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9∶0010∶00左右;第二个在18∶00左右;第三个在23∶00左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犏牛的采食活动量显著高于牦牛(P<0.05);在试验的前半期(牧草初黄期)犏牛和牦牛的采食活动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试验的后半期(牧草枯黄期)犏牛的采食活动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犏牛和牦牛牧草枯黄期的采食活动量都极显著高于牧草初黄期采食活动量(P<0.01)。(2)同一牧场上放牧的牦牛和犏牛在牧草初黄期采食活动范围相似,而在牧草枯黄期二者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出现了分化,犏牛的采食活动范围变得相对狭长,牦牛的则变得相对宽广。研究结果表明当秋季牧场牧草大面积枯黄的时候,需要对家畜进行适当补饲,进而满足家畜的生长需求,同时减少由于游走觅食活动等造成的能量消耗。通过对比牦牛与犏牛的牧食活动,牦牛较犏牛更加适应青藏高原的严酷环境条件,尤其在缺草季节,牦牛的适应性更加明显。

  • 单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