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心房颤动(AF)伴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中抗栓药物治疗的现状及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连续募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期间确诊为CAD合并AF同时伴恶性肿瘤的≥65岁老年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及口服抗栓药物治疗情况。对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和主要出血事件[出血学术研究联盟(BARC)≥2型]的发生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口服抗栓药物治疗对老年CAD合并AF伴恶性肿瘤患者上述临床转归的影响。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校正,以确定抗栓药物治疗对不良临床结局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独立预测能力。结果 本研究纳入CAD合并AF并伴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135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占40.0%(54/135),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占7.4%(10/135)。在所有恶性肿瘤分类中,乳腺癌(17.0%,23/135)及肺癌(15.6%,21/135)患者占比最多。根据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药情况将患者分为抗栓治疗组(n=71)和非抗栓治疗组(n=64)。与非抗栓治疗组相比,抗栓治疗组患者年龄[(77.4±5.7)和(80.3±6.8)岁]、血浆D-二聚体[1.03(0.34,1.42)和1.82(0.51,2.43)mg/L]较低,血小板计数[(199.9±65.0)×109/L和(176.7±59.8)×109/L]、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比例[59.2%(42/71)和29.7%(19/64)]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抗栓治疗组患者中,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占比为38.0%(27/71),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占比为32.4%(23/71),其次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均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9.6%,21/7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抗栓药物治疗是老年CAD合并AF伴恶性肿瘤患者MACEs事件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111,95%CI 0.026~0.473;P<0.05);而BARC≥2的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在2组之间未见显著的差异(OR=0.724,95%CI 0.059~8.826;P>0.05)。结论 在老年CAD合并AF伴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抗栓治疗显著降低主要缺血事件的发生且未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老年CAD合并AF伴恶性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抗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