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肌肉移植瘤纳米刀(IRE)、冷冻、射频消融术后的肿瘤凋亡、机体免疫及血管生成因子情况,观察不同微创技术对肌肉移植瘤的抗肿瘤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兔肌肉移植瘤模型8只,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纳米刀治疗组、冷冻治疗组及射频治疗组,每组2只。动态观察治疗过程中新西兰大白兔的生命体征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术后24 h全部处死,分离血浆及血清检测,取瘤块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HSP70和VEGF在肌肉移植瘤中的表达,并运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肉眼观肿瘤表面血管丰富,触之质地软;各组术后治疗区域可见明显凝固性坏死改变,冷冻及射频术后临近肌肉组织充血水肿明显。HE染色显示纳米刀组治疗区域边界清晰,冷冻及射频术区仍可见部分存活细胞。Tunel结果显示纳米刀治疗组可以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凋亡,各治疗组均可通过升高血浆Caspase-3水平及降低术区Bcl-2表达促进肿瘤组织凋亡,升高血浆TNF-α水平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同时促使血浆VEGF因子分泌短期内升高;肿瘤组织术区边缘HSP70及VEGF因子表达水平各组不一。术后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各组治疗后新西兰大白兔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CTn I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纳米刀、氩氦刀冷冻、射频均能够通过直接消融、诱导细胞凋亡、产生特异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来抑制兔肌肉移植瘤的生长,且治疗方法安全、有效。纳米刀在诱导细胞凋亡、周围重要脏器的保护及治疗时间短均有明显优势,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